三伏天的养生指南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医院 陈谢玲
浏览量: 514 次

三伏天,空气中弥漫着炽热的气息。在这样的时节里,我们的身体面临着诸多挑战,而顺应时节特点进行养生,就如同为自己披上一层坚固的铠甲,既能安然度夏,又能为秋冬的健康筑牢根基。

一、饮食调节,清润身心

饮食是三伏天养生的关键一环,就像为身体这座大厦添砖加瓦。清热祛湿是必不可少的。苦瓜、苦菊等苦味食物,它们带着淡淡的苦涩,却能有效清热泻火,将体内的燥热一扫而空。而柠檬、山楂等酸味食物,生津止渴,让我们在暑热中感受到丝丝清凉。

夏日推荐饮食:

绿豆汤、银耳汤、薏米红豆粥、小米南瓜粥、燕麦粥等都是最佳选择。

绿豆汤和银耳汤: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同时能驱散暑气。

薏米红豆粥:薏米与红豆均具有良好的利水消肿、祛湿排毒作用,三伏天湿气重,常食此粥可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减轻水肿和体重。

小米南瓜粥:小米养胃健脾,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

燕麦粥: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和β-葡聚糖,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并增强人体免疫力,三伏天食用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因三伏天出汗多,需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每天饮水在2000-2500ml,避免脱水。同时,要忌生冷与油腻,冷饮和油炸食品如同隐藏的“健康杀手”,易伤脾胃,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二、起居有常,顺应自然

起居习惯如同生活的指南针,指引我们在三伏天中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遵循大自然的生物钟,让身体在夜晚得到充分的修复和休息。保证7-8小时的睡眠,午时再小憩15-30分钟,如同给身体充电,恢复满满的能量。

避免长时间高温暴晒是保护身体的重要防线。外出时,我们要做好防晒措施,让我们减少紫外线的侵袭。正午时段(11:00-15:00),阳光最为炽热,此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空调温度适中也是关键。日常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28℃的“黄金区间”,这个区间不会因为温度太低导致空调病,体感最舒适,而且也相对省电。白天25℃-26℃体感舒适,夜间睡眠可升至27℃-28℃,避免后半夜过冷。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感冒这个“小怪兽”盯上。

三、适度活动,活力换新

运动养生在三伏天中犹如一股清泉,为我们带来活力与健康。选择温和运动,如快走、瑜伽、八段锦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脱水。

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是运动的最佳时间,此时的空气清新宜人。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忌立即冲冷水澡,因为此时身体的毛孔张开,冷水容易让寒湿之气侵入体内。

四、情绪调节,内心安宁

情绪调节让我们在三伏天中清宁度日。在三伏天中,高温容易使人烦躁,容易让我们的情绪失控。此时,保持心态平和就像在暴风雨中撑起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让我们的情绪得到舒缓,避免“情绪中暑”。因为只有内心安宁,我们才能在三伏天中保持健康的状态。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机,让我们从饮食、作息到习惯全面调整,就像精心打造一艘坚固的船只,在炎炎夏日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安然度过这个火热的季节,为秋冬的健康积蓄满满的能量。


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062号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