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不适或并发症。以下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术后注意要点,帮你科学恢复。
一、饮食:从“温和过渡”到“正常饮食”
术后胃肠黏膜可能处于敏感状态,饮食需循序渐进。
1.普通胃肠镜(无活检/治疗):检查结束1~2小时后,先喝少量温水试探,若无恶心、腹胀等不适,当天可吃清淡流食(如米汤、稀藕粉)或半流食(白粥、软面条)。避免辛辣、油炸、生冷食物,以及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以防腹胀。
2.无痛胃肠镜或有活检/息肉切除:术后2~4小时需严格禁食禁水(避免麻醉后呛咳),之后从少量温水开始,逐步过渡到流食、半流食。若做了息肉切除,1~3天内避免吃粗纤维(如芹菜、韭菜)、坚硬(如坚果)或过热食物,防止摩擦创面引发出血。
3.通用禁忌:术后1~2天禁饮酒,酒精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不适。
二、活动:“动静结合”有讲究
1.普通胃肠镜:休息30分钟后,无头晕、腹痛等不适即可正常活动,但当天避免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
2.无痛胃肠镜:因使用静脉麻醉,术后24小时内严禁开车、骑车、操作机器,也不要做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以防麻醉残留导致意外。当天最好有人陪同,避免独自外出。
3.有创伤性操作(如息肉切除):术后1~2天建议“慢生活”,减少弯腰、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创面出血。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球、健身)。
三、症状:分清“正常反应”和“危险信号”
术后出现轻微不适不必慌,但异常症状需警惕:
1.正常现象:检查时为看清视野会注入气体,术后可能有腹胀、轻微腹痛,通常排气(放屁)后会逐渐缓解,可轻柔按摩腹部或慢走促进气体排出。
2.必须就医的情况:
(1)腹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或腹胀越来越严重;
(2)呕吐咖啡样物、呕血,或排出黑色柏油样便、鲜红血便;
(3)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可能是出血导致贫血);
(4)发热超过38.5℃(可能提示感染)。
出现以上情况,立即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
四、特殊情况:针对性护理要点
1.活检或息肉切除后:1~2天内观察排便颜色,若出现暗红色血便或黑便,及时就医。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可遵医嘱用缓泻剂。
2.术前停药者:若因检查停用了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需严格按医生要求恢复用药,不可自行提前或延后。
3.取了活检者:病理报告一般3~7天出具,记得按时领取并复诊,让医生结合报告制定后续方案。
最后:耐心护理是关键
胃肠镜术后恢复快慢因人而异,遵循“温和饮食、适度休息、密切观察”原则,多数人1~2天即可恢复正常生活。若有疑问或不适,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切勿自行处理。科学护理,才能让胃肠镜检查真正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