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解“秘”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自贡市自流井区舒坪镇中心卫生院 杨艳娇
浏览量: 1169 次

当你或者你的家属在住院期间,护士每天在护理巡视的时候,问到24小时大便情况时,你会不会尴尬的答道:已经3、4天都没解大便了。可能你会觉得:不就是小小的便秘嘛,在生活中很常见,又不是病,早已习以为常了。殊不知,久而久之便秘对身体危害极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便便的那些事儿,为你解“秘”。

一般成人每天排便1-3次,婴幼儿每天排便3-5次。成人每天排便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前者为腹泻,后者为便秘。

便秘是指一种(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

一、为什么住院后便秘了呢?

1.病人活动量减少,特别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活动量更少,导致胃肠功能减弱,肠蠕动减慢,造成便秘。

2.营养摄入不均衡,食欲不好,进食量减少,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减少,造成肠蠕动减慢,从而出现便秘。

3.饮水量减少,导致粪便干结,造成便秘。

4.体质差、无力等因素造成排便困难。

5.所用药物的影响,比如所用的抗抑郁药等,都可能造成便秘。

二、出现便秘,该怎么办呢?

1.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选择一个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每天固定时间排便,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宜分散注意力如看手机、看书等;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10min/次);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等方法。

2.合理安排膳食: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增加纤维素(25-35g/d)和水分(1500-2000ml/d)的摄入,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餐前饮一杯温开水,可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香蕉等;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此外,可食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梅子汁等。

3.适当运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病人更有益,按个人需要拟订规律的活动计划并协助病人进行,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圈按摩腹部,力度适中,每次不少于30圈,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勤翻身,并进行环形按摩腹部或热敷。

4.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提供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如拉上围帘或用屏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护理和进餐时间,以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利于排便。

5.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床上使用便盆时,除非有特别禁忌,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病情允许时让病人下床排便。对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盆。

6.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缓泻剂可使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加快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的运行,而起到导泻的作用。但使用缓泻剂时应根据病人的特点及病情选用,对于老年人、儿童应选择作用缓和的泻剂,慢性便秘的患者可选用蓖麻油、番泻叶、酚酞(果导)、大黄等接触性泻剂。

7.使用简易通便剂:常用的有开塞露、甘油栓等。其作用机制是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吧!预防便秘五字诀:“定、水、动、粗、揉”。“定”:定时排便。“水”:每天摄入1500-2000ml的温开水。“动”:适当运动。“粗”:多摄入粗纤维食物。“揉”:顺时针按摩腹部。希望住院期间的你能够一身轻松,早日康复!

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参考文献《基础护理学第7版》。

 


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062号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