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以来,狂犬病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威胁,是致死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
99%的人间狂犬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的狂犬病报告病例数居全球首位,其中印度是狂犬病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01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02狂犬病动物传染源
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蝙蝠等翼手目动物。
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03人间狂犬病潜伏期
人间狂犬病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不等,通常为1-3个月,极少超过1年。
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04狂犬病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中枢麻痹等症状。
病死率几乎是100%。
05如何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预防狂犬病。
1. 饲养宠物的居民应对家犬、猫宠物进行定期的免疫接种;科学遛狗,外出时栓绳,避免宠物咬伤他人。
2. 发现病犬及其它可疑患病动物应注意远离避让并及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切勿自行处理。
3. 对于与狂犬病毒、病兽或病人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员应进行暴露前预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种。
4. 被动物咬伤的伤口时应及时规范进行伤口消毒处理,并根据需要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避免失种、漏种、延种、中断等情况。
06被咬伤抓伤后怎么办
在生活中,如果被犬、猫抓伤或咬伤后,应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接受规范的处置,由专业医生根据暴露等级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